Macromolecules | N-羧基内酸酐在共溶剂中的聚合:聚合速率与分子量控制间的平衡

  • 204
  • A+

给大家分享一篇近期发表在Macromolecules上的文章,题为:Polymerization of N‑Carboxyanhydride in Cosolvents: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olymerization Rate and Molecular Weight Control。该工作的通讯作者是来自苏州大学的李晓虹教授和宋子元教授。

    合成聚多肽作为天然蛋白质类似物,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的侧链设计,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N-羧基内酸酐(NCA)的开环聚合是聚多肽合成的重要方法,但因受到单体合成和聚合中副反应的限制,对反应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

    近年来,人们通过优化聚合条件加快NCA聚合来解决副反应问题,特别是在将聚合溶剂从极性N,N-二甲基甲酰胺(DMF)改变为氯仿或二氯甲烷(DCM)后,开发了加速的协同共价聚合(CCP)。尽管CCP简化了多肽合成,但有时会伴随分子量双峰分布以及分子量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例如,冠醚(CE)催化的CCP作为迄今为止最快的NCA聚合之一,产生的多肽分子量比理论值大近7倍。

    CCP由于加速的两阶段的动力学特征,对聚合物的分子量控制效果较差。在多肽为无规线团(DP < 10)的第一阶段聚合速率较慢,而一旦多肽折叠形成α-螺旋,单体与N端之间相互作用加速聚合反应,使得第二阶段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因此,进入第二阶段的增长链聚合速率超过留在第一阶段的增长链,导致表观引发率较低(IE, 定义为理论分子量比实际分子量, ~15 – 40 %),必须依赖于通过α螺旋大分子引发剂跳过第一阶段才能产生分子量可控的多肽,而这需要额外的合成步骤。本文中,作者报道了在DMFCCP溶剂组成的共溶剂系统中聚合制备多肽,在聚合速率与CCP相当的同时,实现了多肽的分子量控制。


1


1. 共溶剂与单一溶剂的聚合动力学和分子量控制对比


    首先,作者讨论了共溶剂组成对聚合的影响。作者选取协同性(σ−1 = k2/k1k1k2分别是第一、二阶段的速率常数)最高的冠醚作为催化剂,将溶剂从氯仿改为氯仿和DMF混合物,期望共溶剂策略能改善分子量控制,并应用到其他低协同性体系。随着DMF含量的增加,共溶剂聚合速率单调下降,少量(< 10 %DMF并不能改善分子量控制问题,但随着DMF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所得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11.1 kDa)更接近(表1)。


1. 氯仿/DMF体系中不同组成和单体浓度下所得PBLG的表征


2



 

    CCP具有浓度依赖性,在高单体浓度下能快速合成多肽,而在DMF中观察不到此现象。作者在不同单体浓度下进行共溶剂聚合来测试动力学,结果显示共溶剂中同样存在浓度依赖性(2a),且共溶剂中单体浓度的增加显著减小了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的差异(表1)。结合共溶剂中单体溶解度更高的性质(2c),在单体饱和浓度下,共溶剂聚合的反应速率与氯仿中CE催化的CCP相当。


3


2. 单体浓度对聚合行为的影响


    接着,作者对其他共溶剂体系进行测试,在DCM代替氯仿的DCM/DMF共溶剂体系中得到了相似结果。为了量化共溶剂性质对聚合行为的影响,作者使用2,6-二苯基-4-(2,4,6-三苯基-1-吡啶基)苯酚盐作为溶剂化显色探针来测氯仿/DMF共溶剂体系的极性,通过绘制消耗一半 NCA 单体的聚合时间定义为PT50)与ET (30)(溶剂极性参数,由λmax计算)的曲线,观察到线性关系(3d),这表明溶剂极性是确定聚合时间的重要参数,且DCM/DMF体系对溶剂性质的变化更为敏感。最后作者将共溶剂体系扩展到不含传统CCP溶剂的甲苯,在甲苯/DMF体系CE催化的聚合要显著减慢,但最终产生了单峰和低分散度的多肽,验证了共溶剂策略改善聚合动力学和分子量控制的有效性。


4


3. 不同共溶剂组合中的聚合行为


    最后,作者对共溶剂体系的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在低极性和弱氢键作用的氯仿中,具有α螺旋的增长链N端与NCA有特异性作用加速聚合,而DMF可以与单体和增长链作用,从而干扰二者之间的特异性作用,使得α螺旋与无规线团聚合速率没有差异。而共溶剂策略通过改变共溶剂组成调节多肽链与NCA的相互作用,得到了不同聚合行为。


6


4. 氯仿(ab)DMF(cd)中多肽与NCA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策略,通过使用共溶剂来调控聚合动力学与分子量。极性较小的溶剂(如DCM)有助于加速聚合,极性较大的溶剂(如DMF)则可以增强单体的溶解度和多肽的分子量控制,共溶剂体系结合了二者的优点,相较于传统协同共价聚合,在高单体浓度下聚合速率较快的同时保证了分子量的控制,推动了下游多肽材料的发展。


作者:LMY  审校:WS

DOI10.1021/acs.macromol.3c00704

Link: 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3c00704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