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atal.】聚酮合酶硫酯酶结构域中的底物捕获:大环内酯形成的结构基础

  • A+

1

新出现的抗生素耐药性需要持续改进抗菌药物库,特别是重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些聚酮天然产物的大环内酯支架的形成是由模块化聚酮合酶(PKS)硫酯酶(TE)催化而成。TE接受来自末端PKS酰基载体蛋白的线性聚酮底物,以产生酰基酶加合物,该加合物通过底物羟基的攻击而分解,形成大环内酯。目前,我们对TE对底物亲核试剂和/或水的选择性的有限机理理解阻碍了TE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发展,这些催化剂可以容纳各种天然和非天然底物。

2

图片来源:ACS Catal.

有鉴于此,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Janet L. Smith课题组为了了解TE如何指导底物亲核试剂形成大环内酯,通过用氨基取代天然丝氨酸羟基基团,将酰化酶中间体捕获为稳定的酰胺。用五个PKS-TE测试了非天然氨基酸1,3-二氨基丙酸(DAP)的掺入。从pikromycinerythromycin生物合成途径中纯化DAP修饰的TETEDAP),并用三种途径中的六种全长聚酮中间体进行测试。结果显示,erythromycin中的TE具有宽泛的底物选择性,而pikromycin中的TE对其天然的六酮和七酮底物具有选择性。

3

图片来源:ACS Catal.

pikromycin TEDAP中捕获的天然底物的晶体结构中,线性七酮在活性位点呈卷曲状,亲核羟基位于酰胺酶键处。卷曲的七酮与TE酰基空腔显示出显著的形状互补性。这与已知结构的TE中酰基空腔的形状截然不同,为促进TE工程化和优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4

图片来源:ACS Catal.

原文标题:Substrate Trapping in Polyketide Synthase Thioesterase Domains: Structural Basis for Macrolactone Formation

原文作者:Tyler M. McCullough, Vishakha Choudhary, David L. Akey, Meredith A. Skiba, Steffen M. Bernard, Jeffrey D. Kittendorf, Jennifer J. Schmidt, David H. Sherman, and Janet L. Smith*

ACS Catal. 2024, 14, 12551−12563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