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张力环芳烃凭借其独特的芳香骨架与交联链分子结构,在合成化学、生物识别及手性光学等领域备受关注。其中,取代[2.2]对环蕃(PCP)因其在不对称催化中作为高效配体/催化剂表现出的独特优势,成为该家族的研究焦点。然而,现有合成技术难以实现PCP对映体的精准构筑,目前仍主要依赖手性色谱分离等传统方法,催化不对称合成体系鲜有突破。开发新型催化体系及不对称合成策略,不仅可突破手性PCP精准合成的技术瓶颈,更将推动手性功能分子在催化科学和材料工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近日,四川大学王天利团队通过将具有超强碱性的"P=N"基团与手性肽链动态空腔创新整合,利用Staudinger反应成功构建了手性肽-膦亚胺催化剂(PIMPs)。该催化剂具备三重优势特征:1)优化的催化位点空间分布;2)可精细调控的手性识别空腔;3)兼具超强碱性(pKa≈33.1)与动态构象调节能力。理论计算揭示其独特强电负性空腔结构,为活化高pKa值亲核前体(如Ph2P(O)H,pKa=25.6)提供了关键电子微环境。基于PIMPs催化剂的协同催化机制(强碱活化/手性空腔控制/多重氢键协同),该团队成功实现了首例不对称Pudovik加成-氧化串联反应,该体系可精准构建含磷手性[2.2]对环蕃分子。 作者在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之后,分别对[2.2]对环蕃化合物(PCP)和磷氧底物进行了底物普适性考察。该反应体系展现出优异的立体控制(对映选择性>99% ee)、广泛的底物适应性(对称/不对称环蕃底物产率81-99%)、克级制备能力(产率保持94%)、以及对复杂分子后期修饰潜力等特点。此外,该团队通过系统机理研究揭示:1)肽链动态构象调控增强底物识别;2)强碱性催化中心协同手性空腔实现立体控制;3)多重氢键网络稳定过渡态。 在该工作中,王天利教书团队开发了一类新型的仿生手性肽-膦亚胺(PIMPs)有机碱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的强碱催化性能,发展了不对称Pudovik加成-氧化的复杂串联反应,构建了重要的平面环蕃功能分子。该工作突破传统有机碱催化剂在活化高pKa底物和立体控制方面的局限,为新型手性环蕃功能分子库构建、以及复杂串联反应立体选择性调控提供了创新方法,更为高效仿生催化体系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论文信息 Desymmetrization/Kinetic Resolution of Planar Chiral [2.2]Paracyclophanes by Bioinspired Peptide-Iminophosphorane Catalysis Dr. Zhengdong Wu, Siqiang Fang, Jiajia He, Jixing Che, Zanjiao Liu, Prof. Dr. Xin Wei, Prof. Dr. Zhishan Su, Prof. Dr. Tianli Wa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23702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