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高压降低声子耦合实现锰(Ⅱ)离子发光反常蓝移

  • A+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具有锰(Ⅱ)离子(Mn2+)发射特征的发光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如低能量跃迁、大斯托克斯位移和长寿命光致发光,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发光机制,实现对Mn2+发光波长的精确调控一直是一个难题。压强作为一种有力的外部调控手段,能够有效改变材料的晶格结构和电子态,从而影响其光学性质。近日,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肖冠军教授等人在Mn2+离子d-d跃迁发光的高压调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更全面、深入理解Mn2+离子发光的背后物理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1

该工作中,作者设计了具有较强内部应力的MnS@CdS量子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量子点材料进行压力处理,观察到了Mn2+离子发光出现了未曾报道过的压力诱导蓝移现象,同时荧光强度增强。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图谱测试,可以观察到MnS@CdS量子点呈现出六条尖峰信号的超精细结构(超精细耦合常数约为69.7 G)。电子顺磁共振测试表明:在CdS壳层生长过程中,Mn2+离子扩散到CdS壳层中,在MnS核与CdS壳之间形成一层MnxCd1-xS合金界面层。高压下Mn2+发射蓝移过程中CdS本征光的减弱,表明高压进一步促进了Mn2+离子向CdS壳层的扩散,增强了宿主-掺杂剂耦合,使得从CdS宿主晶格的激子到Mn2+离子掺杂剂的能量转移效率增加,同时减小了Mn2+离子浓度猝灭效应,提高了荧光强度。


与此同时,Mn2+离子的扩散降低了核壳结构量子点内部的晶格失配率,从而导致降低量子点内部的拉伸应变,这种类似与负压效应的拉伸应变的减小进一步促进Mn2+离子发光波长蓝移和发光强度增加。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评估了量子点的晶格失配率和应变,也进一步证实在适合的压力范围内,外部压力的增加会降低MnS@CdS量子点材料的晶格失配率。高压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显示MnS@CdS量子点的斯托克斯位移在0 - 2.1 GPa范围内持续减小,由

0

得出其声子耦合强度在该压力区间持续减小。

9

因此,高压作用下Mn2+离子的扩散减小了作用于Mn2+上的实际压力,导致声子耦合强度的减小,进而促使Mn2+离子d-d发射产生了区别于以往报道的非传统蓝移。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对Mn2+发光的高压蓝移调控,为更全面、深入理解Mn2+离子发光的背后物理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文信息

Abnormal Blueshift of Mn d−d Emission Unlocked by Decreasing Phonon Coupling under High Pressure

Feng Wang, Pengfei Lv, Prof. Guanjun Xiao, Prof. Bo Zo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500318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