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杯芳烃纳米胶囊的可控自组装及相互转变

  • 1005
  • A+





背景介绍

金属有机纳米胶囊(MONCs)在超分子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化学家通过将不同形状的有机配体与金属(或金属簇)节点进行组装,得到了许多具有特定几何形状和空腔的MONCs。近年来,通过改变外界刺激条件,如光、电、酸碱度、客体分子及溶剂来合成具有刺激响应的MONCs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研究这些MONC的自装组行为,有助于人们了解并进一步模拟生物体系的组装行为。


目前基于这些具有刺激响应的MONCs之间的相互转变,常常伴随着客体成分(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在种类及数目上发生变化,然而探索合成MONC异构体,或准异构体(相同的金属,但在配位的分子上有些不同)的研究还很少。这些研究不仅为设计合成具有不同形状的MONCs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有利于人们研究它们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C-alkylpyrogallol[4]arene(PgCn,n表示烷基尾连长度)杯芳烃是一类通过四个连苯三酚桥连而成的具有花瓶状的超分子。自从Atwood教授等于2005年在Proc. Natl Acad. Sci.上报道了首例通过6个PgCn与24个Cu2+自组装的MONC,人们发现这些配体可以与不同的过渡金属,如Mg,Co,Ni,Cu和Zn形成具有八面体状24金属MONCs,以及与Co,Ni,Cu和Zn形成具有球状的8金属MONCs,另外它们还能与Ga形成具有橄榄球状的12金属MONCs。


Atwood等还发现,通过控制不同温度可以分别得到基于PgC3配体的Cu24,Ni24和Cu8,Ni8 MONCs,另外在特定条件下Cu24,Ni24 MONC还能转化成相应的Cu8,Ni8 MONC。有意思地是,离散的Cu8,Zn8 MONCs还能通过其它联吡啶配体组装成一维的链状或二维的层状结构。然而近十多年来,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仅局限于上述这些金属,我们认为在这个体系中,探索合成新的MONCs,以及控制它们的组装行为还有很大的空间。

研究出发点

通过查找CCDC晶体数据库,我们发现包含邻苯二酚或连苯三酚结构单元的配体,还能与其它过渡金属如TiVMnFe以及稀土金属等配位。在这些结果中,我们特别注意到了Cyclotricatechylene(CTC)这个配体,它是一个通过三个邻苯二酚桥连而成的,同时也具有花瓶状的超分子,其结构与PgCn相类似。CTC能与VO2+组装成四面体状的6金MONCs


考虑到以上这些,我们利用PgC3VO2+进行组装,得到了多个V24 MONCs。另外,我们通过PgC3Ti反应,得到了一例具有碗状结构的Ti12配合物(Chem. Commun. 2017, 53, 9598-9601),通过PgC2与稀土GdDy离子组装得到了8金属MONCsSci China Chem. 2018, 61, 664-669),有意思地是这些稀土MONCs可以通过原位生成的甲酸根,连接成三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


本文亮点

通过改变溶剂条件得到了两类具不同的V24 MONC准异构体,它们包含相同数目的金属节点以及PgC3配体。这两类MONC的形状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类为球状的V24 MONC,其空腔大小为1400 Å3,另一类为八面体状的V24 MONC,其空腔大小为1000 Å3有意思的是,这两类MONCs在不同的溶剂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图1)。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磁学行为,发现它们在磁学性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Fig.1 Controlled self-assembly and interconversions ofV24 capsules. Chemical structure of hexameric pyrogallol[4]arene V24octahedron and V24 ball from 6 PgC3 ligands and 24vanadium ions. Vanadium is green, oxygen red and carbon blue.

图文解析

VOSO4PgC3CH3CN/H2O溶液(10:1, v/v)于80 °C下反应3天得到绿色菱形状的晶体V24-oct-α。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其结晶在三方晶系R-3空间群,包含6PgC3配体和24VO2+离子(图2)。这24个金属离子,以3个为一组形成平面状的V3簇于八面体的8个面上。


在这个结构中,V离子采取的是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PgC3配体的张角约为108.9°(顶端氧原子到底面中心),相对的两个V3簇之间的距离为14.3 Å。通过VOIDOO软件计算表明其内部空腔体积为1000 Å3。另外,引入DMF到该体系中,得到它的另一个相V24-oct-β,其结晶在三斜晶系P-1空间群。

Fig. 2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V24-oct-αfrom X-ray diffraction data. Molecular structure of V24-oct-α. b Metal-ligand arrangement and ccoordination geometries of V ions within the capsule.


将合成溶剂由CH3CN/H2O改为NMF/CH3OH得到绿色四方柱状的晶体V24-ball-β。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其结晶在四方晶系P4/mnc空间群,和V24-oct-α包含同等的客体成分(图3)。


然而在这个结构中,V离子是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PgC3配体的张角约为123.1°,相对的两个V3簇之间的距离为16.7 Å。后两个数值都比V24-oct-α中的大。通过VOIDOO软件计算表明其内部空腔体积为1400 Å3。另外,引入DMF换成NMF,得到它的另一个相V24-ball-α,其结晶在立方晶系Ia-3空间群。


Fig.3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V24-ball-β from X-ray diffraction data. a Molecula r structure of V24-ball-β. b Metal-ligand arrangement and c coordination geometries of V ions within the capsule.


化学家发现在VO化合物中,五配位四方锥构型的VO2+和六配位八面体构型VO2+之间可以通过结合或解离一个轴向上的分子,从而实现结构相互转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V24八面体中轴向上的水分子在DMF/CH3OH1:1,v/v)中可以解离掉,通过文献调研表明DMF在该过程中起到脱水剂的作用。


另外,V24球中的金属离子可以在DMF/CH3CN/H2O/NEt320:80:10:1, v/v/v/v)的条件下捕获水分子。由于VO2+离子的结构转变,从而实现了八面体状和球状V24 MONCs之间的相互转变(图4)。


Fig. 4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V24 capsules.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V24octahedron and ball can be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the geometries of vanadium ions by a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on with axial water molecules in different solvent conditions.


考虑到这两类V24 MONCs在形状上的差异,我们对它们的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了解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些MONCs2-300 K区间的磁化率是在1000 Oe的外场下测试的。化测试结果显示(图5):300 KV24-oct-αχmT数值为9.23 cm3 Kmol-1,和预期的9.00 cm3 Kmol-1值接近。


随着温度逐渐降低到35 K,化合物V24-oct-αχmT数值慢慢上升到10.01 cm3K mol-1,随后急剧地降低到1.88 cm3 Kmol-12 KV24-oct-α中,χmT数值在35–300 K区间上升的趋势表明VV之间存在铁磁耦合作用。


另外,通过计算表明其J/k值为12.38 K,正的J值进一步说是V24-oct-α在高温区间存在铁磁耦合作用。对于,V24-ball-β,其在300 K时的χmT数值为3.97 cm3 Kmol-1,比预期的理论值低。该值随温度的降低逐渐降低到3.72 cm3 Kmol-120 K,然后迅速降低到3.19 cm3 Kmol-12 K。通过计算表明其J/k值为−653.8 K。综上分析结果表明,在V24-ball-β中,VV之间存在反铁磁作用。



Fig.5 Magnetic data for V24capsules. Plots of χmT vs. T for V24-oct-α and V24-ball-β in a 1 kOe field.

第一作者:苏孔钊 副研究员

通讯作者:袁大强 研究员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DOI: 10.1038/s41467-018-07427-z

作者介绍

袁大强,博士,研究员,于1999年、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20027月起任职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067月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学位。20078月起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8月作为返回福建物构所工作、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7年入选第五批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2016年获得第二十三届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


课题组主要研究兴趣是新型晶态多孔材料(分子笼基框架、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及氢键有机框架等)在清洁能源和催化化学中的应用。迄今已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ure Commun.等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目前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和福建省百人计划项目,同时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